1. 首页
  2. 客家美食美女

五华酿苦瓜

五华酿苦瓜,夏天,梅州客家地区,正迎来苦瓜成熟季。应节苦瓜表面粗糙,充满“泪痕”,熟食微苦,祛暑消腻。苦瓜吃法多样,清炒、混炒(线豆角、茄子、苦瓜为客家经典时令“三炒”)、晒干(煲汤、炒干——与线豆角干、花肉等混炒,又是客家“名菜”)、煲汤(多为骨头或瘦肉混煲)、炖煮(苦肠、苦瓜、咸菜、鲜竹笋,味道甘苦清凉,再来一道“客家招牌菜”)、酿苦瓜等等,随便罗列一下,足以让吃货们垂涎欲滴。

五华酿苦瓜

众多以苦瓜为主材的客家美食中,酿苦瓜最有名气,最受客家人欢迎。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七月半)、立秋等节日,它和酿豆腐一样,是客家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大菜”。酿苦瓜与酿豆腐不同,酿豆腐一年四季都可以享用到,酿苦瓜则受时令限制。当然,也有反季节苦瓜,但是吃不出地道味。

酿苦瓜除了受时令限制,它是一道随意性极大的美食。苦瓜成熟时,选择“苗条身材”的长瓜,洗干净后切成若干节,长度寸许,掏出瓜瓤(用调羹柄,往里一插,一个旋转,瓜瓤掏得一干二净)。我最早的酿苦瓜记忆是小时候,当时不是酿肉馅,而是糯米团。口感已经模糊,因为那时不喜欢吃苦瓜,酿糯米更觉难吃,大人们却狼吞虎咽,感觉美味至极。现在回想起来,大人干活出汗出力,粮食匮乏,肚子饿,再普通的食物也成了美味佳肴。

五华酿苦瓜

读高中时才偶尔吃一两块酿苦瓜,酿的不再是糯米馅,而是新鲜猪肉。可是一直不喜欢苦瓜的味道,因为少吃而没能品尝到它的特别美味。再后来,胃口发生了改变,什么都想品品味儿,对美食有了新认识。吃酿苦瓜的次数逐渐多起来,特别的甘苦味,与鲜猪肉混在一起,素荤完美搭配,美味绝妙。很快爱上了这道自小排斥的客家美食,并热衷品尝各种烹饪方式的酿苦瓜,甚至期待品尝糯米馅酿苦瓜,重温童年味道,忆苦思甜。吃多了大鱼大肉,偶尔吃吃“全素”酿苦瓜,清清肠胃,别样的滋味,实在妙不可言。

五华酿苦瓜

酿苦瓜的肉馅可以像酿豆腐一样变化多样,各种不同口味,大胆尝试新鲜花样,但是地道传统做法,简单而味道纯粹,人们还是喜欢“大众配方”。生苦瓜酿馅后倒入油锅里,用慢火煎煮至七八分熟,煎煮过程中,油香肉香苦甘多种味儿互相渗透,苦瓜不再单纯苦涩,肉馅不再单纯油腻,多种味串在一起,产生“口感裂变”。

油锅煎煮后倒入砂锅,小火慢炖,直至将近稀烂。苦瓜不像其他瓜类,“生鲜”反倒味不佳,应尽可能炖烂,颜色由青绿转为枯陈。酿苦瓜不在乎“新鲜”,过餐(旧菜)味道更佳,与酿豆腐截然相反。

五华酿苦瓜
五华酿苦瓜

单一的酿苦瓜味道纯粹,一种口味吃多了,人们开始“搞搞新意思”,于是诞生了“客家三酿”、“客家四酿”,又多了一道“新菜”。“三酿”多为酿苦瓜、酿豆腐、酿春(蛋),各自煎熟,混在砂锅里炖一阵子即可,“四酿”加上酿茄子或者酿毛瓜,甚至酿黄瓜(青瓜)。“多酿”随意混搭,各取所需,没有定规,喜欢即可。

不过,我还是喜欢纯粹的酿苦瓜,选料最普通,烹饪最传统,口感最地道。生活的味道酷似酿苦瓜,微苦之后是甘甜,没有浓烈味道,却回味悠长。

小时候奶奶经常和我说一句话:“苦瓜再苦吞落肚,甘蔗再甜要吐渣。”她还说,你还小,喜欢吃甘蔗,以后你长大了,特别是到了奶奶这把年纪,你会更喜欢吃苦瓜。奶奶离开我们十多年了,我这才明白,她是在告诉我生活的味道。

原创文章,作者:五华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msmn.com/meishi/1868.html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12394369@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