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收割后留下的稻杆,其实是一个宝。但很多人将它当成草,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缺乏综合利用技术,只好一烧了之。那么,出路在哪呢?7月23日,广东省农科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联合县农业农村局举行水稻秸秆机械还田技术现场观摩会,就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7月23日,在横陂镇长塘村的田间地头里,一台台收割机在稻田里来回穿梭。咋看起来,这些收割机和别的一样,但仔细一看确是大有不同。这些收割机收割后的稻茬比一般收割机割的要低很多,而且更重要的是在低茬收割水稻的同时将稻谷秸秆直接粉碎抛撒还田。原来,这些收割机加装了可以将稻谷秸秆直接粉碎的机械。
一旁在收割后的稻田里,一家大型植保无人机腾空而起,穿梭在农田上空,来回喷洒起来。原来,无人机喷洒的不是农药,而是一种帮助稻杆加快腐烂的秸秆腐熟剂。
在收割后的稻田里,还有一种农机在作业。这种农机是大型拖拉机加挂了滚筒粉碎机械构成。只见滚筒经过的地方,稻茬被割掉、粉碎、覆盖还田。
这三种机械化秸秆还田演示的都是比较成熟而且非常值得推广的水稻秸秆机械还田技术。与会的广东省农科院专家还向参会的各镇农业服务中心农业组负责人、部分农机手、种粮大户等介绍了秸秆综合利用的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和作业模式,现场交流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经验。
广东省农科院专家表示,通过引进和推广机械化秸秆还田新机具和新技术,水稻秸秆处理更加环保更加便捷,对杜绝秸秆焚烧现象,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据了解,我县是个农业大县,水稻常年种植面积75万亩左右,每年稻秆产量约31万吨。秸秆作为一种再生资源,大部分还未能有效开发利用。今年,我县成为广东省2020年度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项目实施示范县与重点县。今年早造,我县通过宣传发动和采取多种措施的落实,秸秆综合利用势头好。早稻收割期间,多数镇利用项目资金购置了带碎秆功能的大型联合收割机,进行早稻收割后稻秆粉碎还田。梅州市兆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收购秸秆进行粉碎发酵加工制作有机肥,一些种果、种菜、种茶企业和种植大户收购稻秆进行覆盖果树、蔬菜、茶叶,从而解决了多余稻秆出路问题,为土壤增加了有机质,提高了土壤肥力。同时,由广东维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对全县16个镇共计1.24万亩早稻收割后进行无人机喷施腐秆液,加速稻秆腐熟,有利晚造按时办田和插植。通过以上措施,早稻收割后露天焚烧秸秆的现象对比往年有明显减少。
观摩会提出,今后要继续大力推广利用稻秆机械粉碎直接还田、稻秆覆盖农作物、稻秆通过粉碎发酵加工成商品有机肥,秸秆用作畜牧饲料等进行综合利用,对提高土壤肥力,保护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达到节本增效,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五华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msmn.com/news/1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