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遇上春节,遇上了对联,就有了一个既充满春意,又充满诗意的词汇——挥春。
春联是中国农历新年的一个重要标志,家家户户贴春联,一派欢乐喜庆的祥和景象。用于书写春联的纸张是长条大红纸,含喜庆辟邪之意。最早的春联是纯手工制作,从裁纸、拟联、磨墨到书写,再到张贴,是一个繁杂的“工序”;现在挥春方便了,无论纸墨,还是对子,均有现成的,甚至各类字体都已编辑成册,书写者可以直接临摹或者仿写;更方便的是,集市上各类春联印刷品,应有尽有,且价格便宜,贪图方便,购买此类春联最划算。
近些年,传统书法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全面开花。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书法,从书法中传承和发扬国学精髓。汉字发展到今天,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化符号,成为中国的重要标签之一,书法扮演的角色功不可没。如今书法重新大面积走进民众的生活,是民族文化自信的积极彰显。
所在的县城,年头到年末,书法活动频繁,所涉人群广泛,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包。今天,走进校园这个文化阵地,参观五华县教育系统中学教师春联大赛。
作为摄影人身份,参加书法活动已有多次,每一次活动都有令我感动、感触的场景。本次比赛选手全是自己的同行,以语文、美术教师为主。同为语文教师,专业课程里含有书法内容,只是学习时偷懒了,本该在同系列的却成了看热闹的门外汉。不能不说,这是遗憾。学习书法是漫长的“苦差事”,如今荒废、错失多年,补救何其艰难?别老说时间尚早,错过或许就永远无缘。
本次挥春大赛,比任何一次书法活动,都更具意义——参赛选手多数年纪较轻,这是一股不容小觑的校园力量。选手们的春联,题材丰富,字体各异,有的苍劲有力,有的龙飞凤舞,有的中规中矩,有的飘逸洒脱……各自用自己的思想诠释着书法艺术,传递着新春的美好祝愿。选手当中,不乏面孔稚嫩的“小老师”,虽然字迹与其面孔同显稚气,但是提起笔时的从容与镇定,却颇具大家风范,相信岁月必将其雕琢成器。
比稚嫩教师更稚嫩的是学生志愿者,他们现场闻着翰墨的香味,呼吸着文化的气息,感染着汉字文化的无穷魅力。他们心中的文化种子,在这个暖意融融的冬季,将迎来春天的生长契机,将文化基因代代传承。
原创文章,作者:五华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msmn.com/news/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