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浩浩荡荡的“大部队”经过崎岖不平弯弯绕绕的“天路”(山路极其陡峭,上山时坐在车上只能看到天空和路边峭壁和树木,开车全凭感觉,后来回想,还有后怕),长时间颠簸,费尽周折,来到了大山嶂里的小山村——南峰坪。
南峰坪位于龙村镇登畲南峰嶂下,四面环山,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溪水潺潺,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庄稼喜人。村子不大,站立高处,整个村子尽收眼底。村里清洁幽静,耳畔能够听到清脆和悦的鸟鸣声,以及鸡犬相闻的声音。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溪流清澈明亮,倒影着青山绿树和白墙黄稻。大人小孩,穿梭在田间地头,不紧不慢地忙碌着……

二十多人拥挤在朋友家里,热情好客的父母,笑逐颜开地为我们做擂茶,设酒杀鸡作食,以最热情的待客之道,接待了来自远方的朋友。我们破天荒地蜗居在一起,在静谧的山村安然地度过了一个甜美熟睡的夜晚。
朋友的深情款待,挥手道别之时,心领神会地相互念叨着“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可是,一别就是四年多,心里一直对其魂牵梦绕,挥之不去。屡屡失约,时间就在诸多借口中,悄然淌过了四个年头。缺乏行动力,似乎成了人们的普遍“劣习”,来日方长成了最堂而皇之的托辞。
择日不如撞日,闲聊中一句玩笑,我们再次回到挂念了四年多的“世外桃源”。还是那座高耸入云,雾气蒙蒙的山,山路已变成平坦的水泥路,普通轿车都能够轻松驶达朋友家门口。
汽车驶入村口,按下车窗一刹那,一阵凉风袭来,我不禁打了一个寒战。高海拔的大山嶂里,气温自然要低一两摄氏度,加之时至深秋,穿着短袖,有点格格不入。步入了南峰坪,步入了晚秋季节。
凉爽的秋风里,混着成熟的稻谷香,眼前是一片金黄的世界,水稻熟透了,一层一层,一畦一畦,若干黄色几何图块,拼凑成了丰收画卷。恰逢村里举办大型拜神祭祀活动,本该大规模收割的场面,因人手不足而推后进行。他们并不着急,丰收在望,天气尚好,迟一两天,又何妨?
金黄色块间,有随性走动的人们,有奔跑玩耍的小孩,有疾步赶往祭祀现场的香客,也有一家老小在田里忙碌收割的“无神论者”(据悉有部分村民,信奉天主教,他们不拜神不烧香,祭祀与之并不相干)。人们在属于自己的时空里,各乐各自的乐,各忙各自的忙,不别扭,不冲突。
坐在田埂上,看着来来往往的村民,我发现了一个特别现象——路上的行人,没有一个人在玩手机。说其落后闭塞?不,如今无线网络无处不在。手机信号很弱,数据几乎用不上,但是到了这里,你可以抛开一切私心杂念,享受那份难得的安静与自由的放空。
村里多了一个背着包,全副武装的不速之客,端着相机随处拍摄,他们并不觉得稀奇与唐突。他们热情打招呼,还相邀一起到祭祀现场共进午餐,说吃了祭祀神灵的贡品,冇灾冇难。小孩子在村道上来回快乐奔跑,看到我在拍照,他们好奇地凑过来探究竟。我顺势让他们当起了模特。镜头对着一张张纯真稚气的脸孔,我看到最美的东西——小孩纯净的笑容。
原创文章,作者:五华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msmn.com/shenghuo/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