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茶,大家都会想到普洱茶、大红袍、西湖龙井、祁门香……一系列的名茶耳熟能详。我说的小茶,在我们本地可是大茶。客家人日常都喜欢喝这茶,非常大众,家家户户都爱喝,它就是本地绿茶。
梅州属山区,为种植绿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高山绿茶更是吸取天地之精华,安全无污染,茶质优良,口感细腻甘醇,深得客家人喜爱。本地极为普遍的“大茶”,客家地区以外的人们,却不大习惯这类茶的口味,因而在其他地区,名声并不响亮,但不影响客家人对其的情有独钟。当然不乏有对绿茶一见钟情的外地区人士,我就认识好几个,他们毫不夸张地说“自此只爱客家绿茶”。

别以为本地土产就价格低廉,上等绿茶价格不菲,供不应求,人们最普遍饮用的绿茶是八乡茶。八乡茶因产地而得名,出产地主要在五华和丰顺两地。五华的双华、棉洋、龙村等地也盛产此类绿茶,基本上能够满足旺盛的需求。
客家绿茶以春茶为上乘,清明前后的“头春茶”尤佳,其他时间出产次之。人们平常所说的绿茶或者统称的“八乡茶”,一般即指春茶。当年春茶,上半年极少有人饮用,因其有涩味,且较为燥热,最早在白露节气后可饮用,甘香味浓,解渴消腻。此时称之为“新茶”。
我喜欢“老茶”,每年清明前后采购春茶,用最传统的“洋锡桶”贮存。直接将茶叶分成若干小桶分装,装满后铺上一层草纸。草纸的功能是吸收水分,保持茶叶干燥,同时提供茶叶“呼吸”的空间,让其微发酵。随着时间推移,茶叶愈加醇厚,性情温和,没有燥热,没有涩味,只有陈香,堪比普洱熟茶,口味纯醇。根据不同喜好,时间可长可短,口感不尽相同。
我家小茶普遍经历了四、五年时间的沉淀,我不习惯“半老半新”的口感。这个年份恰到好处,既有新茶的余韵,又有陈年的醇香。为了让小茶源源不断留香于寒舍,我采取了囤茶的方式,每年春季购买,几年之后开罐享用,依次循环。
偶尔也利用家中小瓶小罐,将某一年的绿茶倒进其中,将其摆放在架子上,任其静静呆着。某一天突然想起,打开某个瓶罐,将过去多年浓缩的春天记忆,倒进茶壶,让新旧岁月在开水里邂逅,沉睡的一方春天就此苏醒,呷上一口,仿佛时光在倒流。
收藏小茶,从不刻意,就如在某一个冬日的午后,穿过一片阳光下的树林,偶尔一片黄叶飘落在面前,俯身拾起,爱不释手地带回家,夹在带着油墨香的书本里。某个不知名的日子里,或许是温暖的春日,或许是火辣的夏日,或许是凉爽的秋日,抑或是同样暖和的冬日,无意间翻看一本书,那年的黄叶从书本里徐徐飘落,一段美好的时光,在记忆里缓缓复苏……
原创文章,作者:五华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msmn.com/shenghuo/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