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顺离五华并不遥远,一小时左右的车程。人人有私家车,高速公路畅通无阻,熟悉的小山城,一别却是五年。以前山路颠簸,尘土飞扬,几经周折,两地互动从未间断。都以为通讯、交通改善后,彼此联络互访将更便捷频繁,然而联系越来越少,见面越来越少。曾经的约定,一拖再拖,直到有一天看到了他发的旧照,喝到了他寄来的马图茶,觉得不能再以任何借口再拖,于是我决定去见他。
回想过去二十多年里,他总是不辞辛劳,孤身一人风尘仆仆来五华看我,兜里揣着我最喜欢的隍糕。隍糕入口即化极甜极柔,他知道我喜欢那味儿,从来不忘带上。后来,他不带隍糕了,理由简单,我喜欢喝茶,甜食对身体不好,最地道最纯粹的山茶成了我口中最甘醇的味儿。
来吧,这里有茶山有美景,还有你感兴趣的客潮人文。句句说到我的心坎上,也说到了我的心事心结,我必须去丰顺,一刻不能再拖。
刚下过几天大雨,越过坑坑洼洼的山路,来到了云雾缭绕的红色热土马图村,他已早早在此等候迎接我们的到来。公务缠身的他,不停地接着电话,满脸歉意地给我们介绍着马图人情马图故事马图山水。紧凑连贯的安排,原来他早已做好了功课,联系安排好了吃喝玩乐项目。参观过红色见龙居,喝过马图茶,享用过原生态农家美食,冒着不请自到的瓢泼大雨,车队长龙沿着山路蜿蜒而上,准备山巅鸟瞰孕育马图茗茶的烟雨幻境。队伍庞大,陌生道路,跟车出现“脱节”现象,加之雨势突然变大,视线模糊,一不留神就在岔路口忘了拐弯。一边缓慢行进,一边听着电话里的“隔手信息”,其中一部车走错方向,不留神前轮卡在山边水沟处抛锚。
说不上惊魂未定,与村民的通力合作下,很快处理了车辆问题。看似遗憾的折返途中,感受到了当地村民的热情与淳朴,体验到了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意外。遗憾时时有,但未必要定义为好与坏,小插曲往往比主题曲更优美,更令人难忘。或许多年以后,我们会忘却本次的马图之旅,小插曲反而可能成为长久美忆。沿途风景永远最美,过程永远比结果重要。
砂田镇黄花村,地方虽小,却是著名的教授之乡,据说此地祠堂是块风水宝地,开门见山,视野开阔,极目远眺,对面的高山峰顶犹如巨型笔架。全村有1100多人口,是著名的教授村,共有30多名专家、教授。还有典型客家民居建筑“荣辉庐”,背靠粤东第一峰“铜鼓峰”山势,屋后是原始森林,有瀑布溪流,常年水流不断,润泽一方,主人是广西首富“糖王”。
离开红色马图,途经黄花村,沿着韩江碧流,来到了绿色隍。千年古镇隍得名于“万江古庙可留皇”,前称为万江,宋末帝逃经此地躲过一劫,皇家视为福地,“留皇”因此得名,沿袭至今。它还是橄榄之乡,丰顺人口密集的“重镇”,韩江河流经此地,潮汕文化与客家文化的融汇地,客潮人文,成了隍的特色标签。沿江近河,人杰地灵,富庶一方。二十多年前初相见的丰顺味蕾隍糕,从未刻意唤醒,却一直是熟悉的甜味儿。
儒商二亿豪宅,一扇全铜自动门,就等价于一套商品电梯房;布达拉宫主持参与剪彩的佛教圣地,造价高达十个亿。行走其间,如刘姥姥进大观园,眼界大开,叹为观止。面对座落山水之间的豪华世界,不禁慨叹——没有走出来,永远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首次下榻建在几万住户小区内的温泉酒店,是同学悉心安排的观景豪华房,就近老街,晚间散步宵夜极为方便,不出小区即可上同学家探访。一瓶老酒,三同学交杯换盏,酒不醉人人自醉,酒浓同学情更浓。
故地重游龙归寨,飞瀑流泉,烟雾迷蒙,乐在期间,欢声笑语,沐身沐心。逆向而行,泰国美女前总理英拉故乡埔寨,有摄影宠儿“烧火龙”,还是悍匪张子强的老家,更有潮汕美食纯正牛肉宴。
玩够吃饱喝足,抹抹嘴角,意犹未尽,打道回府,与同学依依作别。一路飞扬却心生愧意。同学百忙之中抽时间,全程陪导,我却忙于摄影,把他冷落在一边。我要抽空再来,不带相机,希望不是一等又是五年。
原创文章,作者:五华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msmn.com/travel/1990.html